2026年的世界杯将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赛事,参赛队伍扩展至48支,这让全球球迷备受期待。然而,门票价格也因此可能创下历史新高,引发广泛关注。国际足联的2026年官方转售平台首日上线时,一张决赛门票的标价高达2.5万美元(原价仅为2030美元)。虽然国际足联允许二手门票交易,但却对买卖双方分别抽取15%的手续费。这意味着每张天价票的背后,国际足联能够轻松赚取7500美元。这一举措不仅合理化了黄牛行为,也使他们在二级市场获利巨大。

国际足联转售平台所采用的高额手续费引发了广泛争议。一张原价1000美元的门票转卖后,卖家实际到手850美元,而买家却需支付1150美元。国际足联从中收取总计300美元的费用,占整体交易的30%。在美加地区,这种暴利行为因其公开对第三方平台威胁的理由而合法化;可在墨西哥,由于严格的法律规定,国际足联不得不限制当地票价仅限原价范围内。
原价门票本已创下历史高值,决赛的最便宜座位价格高达2030美元,几乎是上一届卡塔尔世界杯同档位价格的两倍。令人遗憾的是,国际足联此前宣传的60美元低价票仅供少量边角位置的小组赛事使用,且开售即告售罄。而官方转售平台的出现更像是对二级市场的认可,让黄牛有了“合法经营”的空间。在平台上,一张美国揭幕战门票原价560美元,却被炒至2950美元;小组赛票更夸张,竟有第三档门票标价高达1.5万美元。国际足联不仅从一级市场获得巨额利润,还通过二级市场再度获利,令球迷无奈叹息。
欧洲球迷组织的负责人罗南·埃万直言不讳地批评国际足联:“这种过高的票价说明,本届世界杯只属于西方中产阶级,不再属于普通球迷。”英国球迷协会更详细计算了成本:追完所有比赛所需的门票最低总价为3180美元,再加上跨洲的机票与住宿费用,总开支将是卡塔尔世界杯的两倍以上。面对这种质疑,国际足联却回应称:“动态定价能够支持足球发展资金反哺”,并强调“15%的费率与第三方平台持平”。但这一回应令人失望,因为一个非营利机构主动比拼商业平台的收费标准,本身就有失公允。

国际足联的行为正在侵蚀足球的平民化传统,让足球运动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亲民性。对此,纽约市的市长候选人佐兰·马姆达尼发起了一项名为“终结贪婪”的活动,呼吁恢复转售限价。然而,国际足联至今未作任何回应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这种收费模式或许会成为未来大型赛事的常态。如果2026年的操作获得成功,其他全球性赛事如奥运会等可能会开始效仿。当球场的座位逐渐被资本与投机者占据,真正热爱比赛的球迷或许只能隔着屏幕表达自己的愤怒。或许国际足联忘了,正是球迷的呐喊与狂热,让世界杯拥有了永恒的意义;否则,这只会沦为一场毫无灵魂的商业作秀。